中共六大与七大两次党代会相隔17年之久,主要原因是:党和人民军队一直处于极其严酷恶劣的战争环境之下,党必须集中全力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和全民族抗日战争。战争使根据地被分割、交通不便,许多党的高级干部都在第一线战斗,很难集中起来开会。同时,全党对于重大是非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直到1945年整风运动结束后,以上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七大才得以顺利召开。七大一开就是50天,成为党的历史上会期最长的一次党代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计755名,代表全国121万党员。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真正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七大是党成立以来首次没有共产国际指导而独立自主召开的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创造了诸多个记录,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20世纪20年代,上海工人运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其中在浦东就有杨培生。杨培生经过五四爱国运动后工人运动的磨炼,成为杰出的工人领袖。
受到工友爱戴
1914年,杨培生30岁,已是一个有七八年工龄的熟练钳工。他在浦东祥生铁厂做工,铁厂是英国和记洋行所属祥生船厂的一部分,经营船舶修造业务。杨培生因有熟练技术,被提升为钳工领班。他为人正直、热心,受到工友爱戴。
早在五四运动时,杨培生就是铜铁机器业公会成员,他加入了上海民众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和祥生铁厂400个工匠参加了全市的同盟罢工,几天后他们又带动浦东地区2000余个铜匠、铁匠参加罢工。当时,祥生铁厂有两艘外国洋行定制的轮船已竣工,正等待试机下水。洋行老板担心误期,对他们再三挽劝复工,均遭拒绝,表现了罢工者的力量。
杨培生积极参加罢工,是他早期爱国、救国思想的呈现。

杨培生等在南市内园集会发起成立“铜铁机器工会”
“赛诸葛”
五卅运动爆发时,中共上海区委派杨之华、张佐臣前来浦东发动工人,杨培生积极响应,主动联系祥生铁厂和日华纱厂、英美烟厂,帮助设立上海总工会浦东办事处,在设立祥生铁厂工会时,杨培生又是非常尽心尽力,凡登记造册、书写文告、标语之类,都由他一人包揽。他办事老练,持重,办法多,被工友唤作“赛诸葛”,工会正式成立后,他被推选为会长。
杨培生做事处处带头,不怕困难,当时为接济“五卅”罢工工人,他常上街头、学校作宣传和募捐。有天,他来到沪西圣约翰大学,向校工表明了自己的目的。校工深受感动,不仅请他进了校园,还和他一起敲响了校钟,在校学生闻声纷纷聚集到钟楼前。杨培生站在桌子上,穿着短褂向着长衫或西服的大学生讲演,在场学生大受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有的学生没有钱便把自己的衣衫脱下捐赠了,有的学生甚至把校徽摘下别在杨培生的胸前,以示敬意。杨培生临走时,学生还派两名代表帮他把钱物一起送到了工会。
杨培生领导祥生铁厂工人罢工两个月后,经厂方允诺条件,工人们才开始复工。
加入共产党
共产党员张佐臣对杨培生很有帮助。
当时杨培生已是四十多岁,而张佐臣才二十出头,他却从不以长者自居,更不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排挤外来人。他对张佐臣相当尊重,愿意聆听对方的意见,他觉得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增长自己的本领。
一天,工会散会时张佐臣教了一支新歌,杨培生听了觉得又陌生又熟悉。张佐臣对他说:“这就是《国际歌》,我们工人阶级的歌。”杨培生很喜欢,很快就学会了。他细细体会着歌词,向张佐臣表示:“军阀骂共产党是乱党,洋鬼子把共产党看作眼中钉,我认为共产党为平民办事就是好,即使砍我脑袋,我也要参加共产党。”
不久,也就是在1925年秋,杨培生参加了共产党。
当时张佐臣在浦东陆家宅开办平民夜校,杨培生帮忙主持,深入到附近工厂动员工人入学。夜校采取讲故事、组织文化娱乐等形式进行教学,大受欢迎。与此同时,杨培生又和浦东共青团负责人曾培洪(李强)以工会名义在花园石桥大街办了一所工人医院,免费为工人看病,还在铁厂工会简陋的场所办了个工人补习班,由张佐臣和上海大学的学生前来讲课,这样浦东地区的工运有了长足的进展。
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
杨培生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他是浦东-南市合并后的工会主席团成员。他的家境本来贫困,又因罢工和组织起义,被祥生铁厂的英国老板开除,全家生活更为困难,他只得把16岁的大儿子送进英美烟厂做童工。即便如此,他仍把老家仅有的几亩薄田卖掉,用来筹购武装起义所需的枪支弹药。
1927年4月反革命政变时,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被暗杀,之后其职务由副委员长杨培生代理。不久,杨培生赴武汉参加中共五大,回沪后与张佐臣一起投入到恢复上海总工会的工作中,为了掩护自己,他要妻子带着幼子搬到四川北路横浜桥附近居住,其余五个孩子留在浦东,让他们自己照料自己。几天后,因叛徒告密,杨培生与张佐臣不幸被捕。他说:“我们既被捕,只有死而已,诸同志宜各努力奋斗。”
同年7月1日,杨培生和张佐臣高唱《国际歌》,肩并肩地走向了刑场。

龙华烈士陵园内杨培生像

上一篇:每日一学——4月30日
下一篇:每日一学——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