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是区域教育的智慧高地,是课程改革的实践场所,是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能,按照区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一月一研究、二月一集中”的建设要求,5月31日下午,新吴区初中数学浦叙德名师工作室、章晓东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马晓燕网络名师工作室在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三楼培训室举行开班仪式和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浦叙德老师主持,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导师组和核心组全体成员集中参加研讨活动。

首先,马晓燕老师代表导师提出三年培育要求。获批江苏省第二批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第四批新吴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老师深知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是挑战和嘱托,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作为导师,她表示将按照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和区教育局的要求,谋划好工作室发展蓝图,为工作室团队成员构建共同发展愿景,带领团队成员努力工作、携手同行,共同打造新吴区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也给成员们提出希望和要求:1.虚心学习,完成任务。愿每一位团队成员做一个勤学好问的有心人,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按时提交作业,勤反思,多总结,为自己不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实践创新,充实自己。要苦练内功,站稳讲台,日久天长,滴水穿石方能逐步形成教学特色,缩短成长周期,提升骨干层次。 3.互融共生,研磨切磋。要加强团队成员联系、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在互融共生中研磨切磋,加强研讨,增进交流,共同提高。4.加强研究,勤于笔耕。希望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表达,积极参加各类论文评奖活动,以积淀更多的教学智慧,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谱写新美华章。

蒋月兰老师代表学员做表态性发言。蒋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位成员,团队协作、名师引领会启迪智慧、效率倍增,我们的成长之路会走的更快更远,成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这是责任,也是期许,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深知离三位导师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能保证的是:积极参与每一项工作,做到参与,努力,互研,共进!从现在开始用心了,努力了,付出了,必将迎来硕果累累的秋天!

最后,由浦叙德老师带来了关于《基于“三课”融合的数学教学研究》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首先介绍教师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具体特征和表现,结合工作室成员的情况着重强调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及科研型教师的目标和瓶颈,促使团队成员思考自身专业化成长规划。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数学教学的三课(课堂、课题、课程)融合及理解。介绍了所谓课堂是指课堂教学实践,是有目的、课时、单元学段、课程的教学行动;课题是指要研究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使老师更清楚地认识到数学课程主要研究“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帮助老师们厘清了课程、课题、课堂三者的关系。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和案例,分别从生活情境解读研究、数学情境解读研究、单个课时解读研究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及成果案例分析,使本次讲座的内容再次升华,为一线教师如何研读教材如何研究教学给与方向引领和指导。

与名师相遇,与优秀的同伴为伍,必将遇到更好的自己。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架起了同行间相互交流的桥梁,让我们追随名师的脚步,一路前行,为打造新吴区“一流教育高地”舔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