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发展型资助体系,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筑牢教育公平底线,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银行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了“筑梦书香”资助育人项目,该项目按年度开展,主要包括评选“优才奖学金”和“奋进奖学金“获得者。2023年度无锡地区“优才奖学金”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经各地、各校申报、审核,市学生资助中心复核、评审,我市共确认44名同学获得“优才奖学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汲取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热情和力量。
桑博巍

男,共青团员,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生。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考试成绩稳定,在外获得诸多比赛奖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认真刻苦,为人沉着冷静,待人和善,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
个人自述
皎洁的月光穿透过窗户,打在他们的脸上,面前是微弱的小台灯照着作业本。
小男孩此时刚上六年级,12岁的他还有一年不到就要面对人生中第一个考验——小升初考试,对此,他心中有紧张、有害怕,但同时也滋生出一丝激动与兴奋,因为这也代表着他能够通过这场考试进入更高、更好的学府去学习。小升初的学习生活逐渐变得紧张,为了最后的考试,他每天不得不做大量的习题,而他在班里只能算一名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学业压力让幼小的他渐渐喘不过气来,以至于让他产生了畏难的情绪。这一时期,小男孩心情低落,觉得外界的一切都是讨厌的,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他们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给自己孩子足够的关爱,他渐渐地开始封闭自己。某日在数学课上,老师当堂表扬了自己父母对他的关心,但他却一脸惊奇。直到下课后老师将批改完的家庭作业发下来,他看到作业本上不知什么时候有许多用铅笔批改纠错的痕迹,同时还有对自己做作业的建议,他一眼便辨认出这是自己父亲的字体,他不知自己的父亲何时批改了自己的作业,一时间复杂之情涌上心头,内心的感受难以言喻。在他的印象中父母忙于工作,除了接送自己以外,很少会有大把时间来辅导自己的功课,而眼前的这一幕更是震惊到了他,原来父母下班回家后即使很累也会在他熟睡后帮他检查作业。
那天晚上,睡梦之中的他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细语交谈,他睁开朦胧的眼睛,发现父亲坐在书桌前,母亲站在一旁,俩人正在检查自己当天的作业,纠正作业错题。而为了避免吵醒小男孩,他们全程低声细语,只打开了书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微弱的灯光如他们对小男孩的关爱,扫过作业本上的一字一句。而窗外,皎洁的月光穿透过窗户......
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害怕被父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醒了,他仍装睡着、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直到父母离开了自己的房间后,才缓缓睁开,又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他的眼角突然湿润了起来,这一晚,彻夜难眠......后来,他发现自己的作业每天早上都会留下批改纠错的痕迹,还有父母之前想对自己说但始终没有机会说的话,自那一刻开始,他的心境慢慢发生了改变,逐渐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学会谅解他们,愿意更多与父母交流与沟通自己的想法。
夜晚的月光陪伴着桑博巍和他的父母走完了这一年,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他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初中,最后又经过努力成功考上了无锡市第一中学,再到后来,也就长成现在的我了。
夏仁爱

女,共青团员,就读于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获得“陈荫川奖学金”等奖项。
在学习上,她态度明确、勤奋好学、态度端正,努力上进是她在学习中最大的优点。因为深知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进入高中以来,她一直秉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来督促学习,坚持每天认真听讲,课上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同时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经常阅读名人名著以增加自己知识底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高一和高二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称号。
在课余,她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报名参加了生物社等社团,聆听标本制作讲座。在高二秋季运动会,她以一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心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担任跳高项目组组长,率领组员配合裁判与指导老师,帮助老师和选手们整理场地等。同时她在学校、社团、社联举办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展示自我,为校园建设增砖添瓦,热情奉献微薄之力。在实践生活中,她主动参与了各项岗位的体验,这些让她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学会了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传递友爱,极大地提升了她的自信心,为未来奠定了基础。
在思想上,她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诚实有信,严格遵守校风校纪,高一时就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一个人不管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代表着过去。一切的成绩都会成为浮云,不能因为一时取得的成绩骄傲,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不理想而气馁。时间还在继续,生活还在进行,未来夏仁爱会继续努力拼搏,不断提高、不停挑战,争取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相信她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和绚烂。
来源:无锡市第一中学
编辑: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