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聚焦
资源建设
事业发展
信息网络
综合管理
王选陈列馆
装备管理
资助中心
锡望永助
筑梦书香
榜样的力量
通知公告
采购招标
活动通知
党史学习教育
每日一学
党员微课制作
要闻动态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每日一学——6月7日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6-07 点击数: 字体:A-   A+

一、党史现场汇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邓小平1989年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在这里,邓小平明确肯定了领导集体内部存在核心与非核心关系以及核心与领导集体的关系,并由此概括出“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党学新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党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是邓小平对党的集体领导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贡献。因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是理论思维成熟和理论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邓小平这个新贡献的形成背景、理论实质和基本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红色记忆”主题故事

叔父的机关枪

我的叔父祝老福,21岁时壮烈牺牲在抗日战场,那时正值1943年春夏之交,是抗战最紧要的关头,屈指算来已是78年前的事了……

听父亲说,我长得很像叔父,可我是1945年生人,不可能见到叔父,更何况兵荒马乱的岁月,也没有照片留存下来。但经过老辈人的述说,叔父的形象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的爷爷祝香泉,出生在南汇祝桥地区,20世纪20年代,从南汇一路逃荒要饭来到奉城海边开荒造田,排篮里,一头一个儿子,那时的父亲5岁左右,叔父3岁上下。奶奶是个哑巴,可人特别能干聪明,他们背上简单的几件破衣被子,在海边搭起一个“人”字形草棚,起早摸黑,吃着南瓜、野菜糊糊……终于,两年之后,他们耕种的三五亩棉花田,可以略有收成了。大约积劳成疾吧,奶奶较早就撒手西去,剩下爷仨艰难创业。在小哥俩十岁上下时,爷爷终于盖起了三间茅草屋,周围有一条“U”字形小河,沿河种上十来棵小树,一家像样的农舍就算落成啦。

可好景不长,爷爷再细心谨慎,也挡不住当地恶霸土匪势力的算计,听说祝家居然凭双手达到了“小康”,秋天白花花的棉花收成也不错。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初冬,他们派十来个彪形大汉突然闯进爷爷的家里,把爷爷吊起在羊棚里,两个十五六岁的兄弟怎么抗得过手持刀枪的土匪啊。听父亲讲,叔父见形势不妙,想从后门溜走,去叫一帮小兄弟过来,却被其中两个土匪按在地上,绑成大粽子一般。爷爷眼见孩子受罪,只好破财消灾,把辛苦数年的一点积蓄拿了出来,可爷爷还是被土匪打成了瘸子,下田劳作已是有心无力。父亲弟兄俩虽后来勉强成家,但也没有心思靠辛劳过日子了。从此,爷爷一蹶不振,不久就跟着奶奶西去了,临死前,还对两个儿子再三叮咛:“是土匪害惨了我们,不要忘记,要为父报仇!”

两兄弟一母所生,可性格有些不同,父亲懦弱,而叔父刚强,眼见在家活不下去,在朋友的指引下,叔父竟撇下妻子、大女儿和尚在婶子腹中的孩子,奔赴朱亚明所部的浦东抗日游击队,立誓要报土匪杀父破家之仇!有诗曰:男儿有热血,壮心冲云霄。誓扫天下不平事,妻儿暂分别!

在我记忆里,婶子中等个子,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似能说话,细白脸皮,也很能干,叔父能毅然离家奔赴生死未卜的战场,要多少决心与狠劲!那是1942年的初冬,抗日战争正值激烈艰难的时段。

据同去的战友老王叔讲,叔父一到部队,就向小分队队长问,什么家什杀敌最狠。队长告诉他,机关枪能横扫一大片。叔父二话不讲,就到后院操起了唯一一把歪把子,经过刻苦琢磨,大约一个月的样子,他就成了分队所属大队里响当当的机枪手,冲锋断后,杀敌勇敢。没过多久,他们还遇上了帮日寇的那股土匪部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那个土匪头子还来不及举起双手,就被我叔父用机枪打成了筛子!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天气十分寒冷,叔父与战友老王叔摸黑回到了家里,婶子喜极而泣,腆着个大肚子抱住叔父不放,叔父面露坚毅:“生个女儿没有啥,生个儿子,要他长大知道他父亲是干啥的!”那时,我哥也有两岁多了吧,叔父要抱他,可他不认得叔父,一个劲地躲到我妈妈的身后。无奈,叔父抱起自己的大女儿,亲啊笑啊……第二天天没亮,叔父与战友又一起毅然决然赶回到部队,谁也没想到,这次分别竟成了叔父与家人的永诀!

叔父与战友归队后不久,打了几仗漂亮的伏击战,把鬼子彻底惹火了,鬼子对浦东游击队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某日,鬼子情报部门终于掌控了我叔父所在的一支二十余人小分队的动向,于是,鬼子便纠集了一百多人,趁着天色渐暗,赶到了抗日小分队所在的柘林镇附近的一个小村落。当时小分队战士们刚端起饭碗,一口还没吃上,秘密交通员赶来,急匆匆地说了一个字:“撤!”

村后有一条不宽不窄的芦苇河浜,大家一个个潜水而下,打算渡河并隐蔽到对岸。可鬼子的嚎叫声、枪声已经很近,必须有机枪断后,叔父义不容辞,他架起机关枪一阵猛扫,鬼子兵应声倒下一大片!这时,老王叔忙拉住叔父:“卧倒,快撤!”可与敌人距离太近,两人同时撤,动静太大,叔父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只见他一脚把老王叔蹬下河,说了声“你快走”,自己则埋下身子静候鬼子动静,可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过去了好一会儿,鬼子仍未动,叔父不耐烦了,刚想瞄一下对方,一声枪响,叔父一声都没叫,就被鬼子的子弹击中了……小分队得救了,老王叔受了点轻伤,也终于平安地撤到了对岸,可叔父祝老福,把21岁的热血生命献给了浦东大地,献给了可爱的祖国!

隔了大约半个月光景,有人给父亲报信,说叔父的遗体已被村里好心人(实为秘密交通联络员)收起,等父亲去收回。父亲推上一辆独轮车,泪眼蒙眬,把分不清面目的叔父,带回并埋进了家乡的墓地。

父亲每讲到这里,总是泣不成声,我们几位兄弟姐妹,还有两位堂姐,更是放声痛哭!亲人啊,祝家的硬汉,抗日的英雄,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现在,在奉贤光明烈士陵园里,那“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丰碑之下,叔父祝老福的墓碑熠熠生辉,每当清明,无数后人向先烈们献上鲜花与敬意!叔父,您安息吧,您追求的太平幸福世界,正在实现!

三、回顾党史100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邓小平《同邓垦的谈话》1993年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