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聚焦
资源建设
事业发展
信息网络
综合管理
王选陈列馆
装备管理
资助中心
锡望永助
筑梦书香
榜样的力量
通知公告
采购招标
活动通知
党史学习教育
每日一学
党员微课制作
要闻动态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2023年 “筑梦书香”优才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展播(十二)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9-06 点击数: 字体:A-   A+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发展型资助体系,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筑牢教育公平底线,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银行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了“筑梦书香”资助育人项目,该项目按年度开展,主要包括评选“优才奖学金”和“奋进奖学金“获得者。2023年度无锡地区“优才奖学金”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经各地、各校申报、审核,市学生资助中心复核、评审,我市共确认44名同学获得“优才奖学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汲取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热情和力量。

王雨婷

女,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二的一名学生。该生在校期间敬重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每学期都能获取校三好学生的称号。

青春正当时

一、少年不忘凌云志

王雨婷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人靠外出打工为生。从小她就跟随父母辗转于各个城市,谋求生计。后来母亲不幸患病,之前十几年攒下的家底几乎耗尽,但最终也没能挽回母亲。一家人就此定居无锡,之后也一直生活拮据。幼年悲惨的经历没有击溃她,反而让她下定决心立下远大的理想,生活的艰辛也更加锻炼了她的意志,使她在学习生活中具有更顽强的意志力,更强大的斗志。

幼年的经历让她对于他人的善意更加敏锐。她发自内心的感谢每一位老师,感谢他们对于知识毫无保留的教授,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王雨婷深知,没有他们自己也无法像现在一样优秀。在班级里,她乐于助人,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传递着自己以前曾接受过的善意。以一颗真诚之心,换来同学们对她的支持。

二、积极进取,敢于超越

正确的思想是成功的基础。王雨婷时刻紧跟党的领导,在高一就递交入团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团员。她认真贯彻党的先进性思想,在团期间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团的纪律,认真完成团组织交付的任务,积极进取,为其他同学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同时,王雨婷也不忘每日自省,在大步前进的过程中时常回头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作出反思和修正,不断增强个人能力,在前进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

三、认真学习,刻苦奋斗

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王雨婷在学习生活中认真刻苦,踏实努力。在上课期间,她认真听讲,努力吸收知识,细致记录笔记,尊重每一位任课老师。课后她认真完成作业,不会的题先是自己思考,实在不懂会主动询问老师,尽力弄懂。面对错题,她会归纳整理,认真细致地找出自己的漏洞并补全,避免自己再次犯错。一丝不苟,严谨踏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除了自己提升,她也很乐意帮助同学。她会积极主动帮助周围同学解决难题,同时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她认为同学之间,不只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更是并肩作战的占优关系。她的真诚也换来同学们对她的支持。

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也在成绩上获得回报。在历次考试中,她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并且每学期都或多或少能取得进步。她深知“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会因此停下努力的步伐,以踏实化为利剑披荆斩棘的前进。而努力终会有回报,在高中期间,每一学期她都能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这是努力和汗水铸就的勋章。

四、热爱生活,勇往直前

在生活中,王雨婷也常怀感恩之心。她感恩父母,深知生活的不易,在家里时常帮衬家人完成家务活,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尽力帮忙支撑起这个家。在外,她与人为善,文明礼貌,与邻里关系和谐。面对有困难的人,她也乐于伸出援助的手。

在班级中,她勇担责任,按时完成应完成的工作。面对值日任务,她也总是一丝不苟的完成,不拖沓。犯了错不会推卸责任,知错能改。遇到问题,她迎难而上,寻找解决办法,不会逃避困难,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她在生活中也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衣着朴素自然,从不铺张浪费,吃苦耐劳。

在课余生活中,她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也为他人做出一点贡献。他曾随社区去关爱一位身有残疾的孤独老人。老人耳朵不好,听不清别人讲话,交流困难,也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交流。面对这样以为老人,王雨婷毅然决定要帮助他。之后的每周,她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看望一下老人,老人耳朵不好她就用纸笔跟他交流。这对孤独的老人是一种救赎,而对于她而言,她也从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这更让她坚定了要帮助他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雨婷认真奋进,踏实严谨,坚定理想,始终不忘初心,相信未来她会更加努力,不断超越自己,向着理想一步步前进,未来可期。


王海霞

女,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生活上坚持朴素的作风,学习上,她自立自强,积极向上、发奋读书,树立了较高的自我目标。她在校表现一贯良好,成绩优异,在年级中始终名列前茅,年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她努力投身学习、积极参与活动,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爱是乌鸟私情

青春少女会有怎样的心事呢?你的脑中一定闪过许多答案。但对于王海霞来说,是恨不能快快成长,以遂乌鸟私情。

第一次独立生活,是因为母亲身患乳腺癌,那一年,她才9岁。母亲回乡检查治疗了一个阶段后,初尝独立的海霞终于在惴惴不安中迎回了日思夜想的父母。同龄人还依偎着大人撒娇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接手父亲的“工作”,学着烧饭炒菜、洗衣整理、打扫房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经历化疗的母亲,头发都剃掉了,她一边忍受着病痛,一边伤感于自己的模样。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海霞和父亲为母亲挑选假发,她每天都夸母亲是最漂亮的。之后,母亲的头发又续了起来,她还是时常会精心地帮母亲打理,这个习惯也保持了八年。

为了给母亲治病,父母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直到几年后,才一点点还清。心知家里的拮据,懂事的海霞从来没有额外向父母索要过什么,她的童年没有玩具,也没有学过兴趣特长。有时也羡慕身边的小伙伴,但她一想到父母的不易,就会努力说服自己,把渴望而不可及的愿望悄悄地埋在心里。

生活并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家庭,海霞的父亲也患上了慢性的肝病,长期服药的压力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看着依旧辛苦谋生的父亲,尚在恢复期,同时又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母亲决定外出工作。保洁服务的工资不高,所以工作的闲暇,母亲还接了些手工活,海霞放假在家时也帮着一起做。虽然生活仍然很艰辛,但母亲非常乐观,她总说“有总比没有好”。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王海霞也总是相信“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加强大”。不过父母常说:“我们学历低,能找到的工作也只有保洁、保安。海霞,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高中的学习强度和难度有了明显的加强提升,海霞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了。但至今,她仍然保持着从未参加过任何补习班的记录。她早就下定决心,要充分利用校内学习资源、发挥自己主动性——依靠自己学好、学满就是给父母“省钱”。她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听讲、作业、背诵、复习,每一个环节都尽全力做好。每日的学习任务,她都坚持必须完成,否则即便是下了晚自习回家,哪怕挑灯夜战、不眠不休,也要达成。不负努力,王海霞同学自进入高中以来,每个学期都荣获三好学生,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对于海霞来说,学习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前途,更是心怀乌鸟私情。一个阶段的生活也许是艰辛的,但同样生发着理解、体谅,蕴藏着不需言说的爱。父母教会了她坚强、责任、乐观,她也正用自己不懈的行动向未来进发。



来源: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

编辑: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