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教信装 〔2024〕 12 号
各直属学校,市属各民办学校,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制度化的教育关爱保障群体公平发展,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通知》(苏教办助函〔2024〕4号)要求,经研究,在所有直属学校内组织开展“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苏乡永助”资助育人活动推动建立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教育教学各环节协调联动的发展型资助机制,培育和发掘一批示范性、可借鉴的资助育人优秀案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逐步完善保障与发展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
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和资助育人成效,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受到扶持,帮助全体学生体悟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理解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锻造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征集。分三类征集各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方面的典型案例:一是各校的系统性发展型资助制度及其实施;二是学校的某个或某类发展型资助项目(生涯规划指导和研学实践案例除外);三是育人导师或导师团队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个案。通过案例征集引导各校系统思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资助,提高应对复杂性教育工作的能力,逐步形成支持弱势群体健康成长的因材施教生态。
(二)生涯规划指导优秀案例征集。面向各校(幼儿园除外)征集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案例。通过案例征集引导各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兴趣爱好、认识社会、形成合理的生涯发展意向,突破“唯分数”“唯学历”的狭隘观念,树立自尊自信品格,强化自我发展内驱力。
(三)研学实践优秀案例征集。面向各校(幼儿园除外)征集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研学实践案例,包括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勤工助学、社会服务、研学旅行活动等。通过案例征集引导各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开拓视野、培养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充分融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
(四)推荐“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各校选聘优秀资助工作者作为资助宣传大使,积极动员校内外各方力量,创新宣传形式,开展资助工作成效宣传、“资助政策我来说”“资助政策乡村行”“资助政策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宣传大使推荐,引导资助工作者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国家资助工作成效,传递党和国家的温暖,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回馈。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活动内涵,把握育人方向。各校要围绕无锡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门印发的《无锡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指导意见》,准确把握本次活动的目的意图,将发展型资助内容深度融入“苏乡永助”主题活动。通过建立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先家访后认定、记录资助成长档案,普遍建立成长奖励制度,为重点帮扶对象配备适合的育人导师,并围绕学生成长开展常态化研讨,实现教育救助服务全覆盖,努力让学校和教师通过“苏乡永助”活动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赖者、知心伙伴和人生导师。
(二)精心组织安排,确保育人质量。各校要将“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一次集中部署,将资助育人融入德育、日常教学、技能大赛、师资研训等各项工作中,确保资助育人主题活动质量。各校要在遴选基础上推荐报送优秀案例,已经实施完成的优秀案例,在市级遴选中将予以优先考虑,尚待实施的须提供可行性论证材料。各校参与“苏乡永助”活动和获奖情况将计入当年学生资助绩效考核指标、直属学校年度综合考评指标和民办学校积分制考核管理指标。
(三)落实保障机制,提升育人实效。各校申报的集体项目应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应按规定从事业收入或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奖助学生以及对重点帮扶对象实施发展型资助。案例征集将优先考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现实困境的、在形成共同富裕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有显著成效的、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成功做法的案例,并倾向在统筹调度社会资源协同育人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在城乡结对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案例。对于征集到的优秀案例,市学生资助中心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并择优推荐到省教育厅,对推荐的“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将作为评选无锡市优秀资助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注意事项
1. “苏乡永助”资助育人活动所有项目对报送数量进行限制。请各校根据活动报送要求,报送相关材料。活动材料报送要求详见附件1、2、3、4。
2. “苏乡永助”资助育人推荐材料报送截止时间9月10日。报送时需列出推荐清单,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同时报送本次“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总结报告(电子版),并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工作督办表”中填报《2024年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3. 活动联系人:苏文瑜,联系电话:82733039,邮箱:34499152@qq.com,地址:无锡市经开区立信路6号。
附件:
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 无锡市学生资助中心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