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锡慧在线”学习中心名师课堂正式开播。近200位无锡名师“加持”,每周300多堂优质课免费面向全市普通中小学生开放。截至2月20日,已累计有近390多万用户在线学习与互动交流,课程点击量超6000万次。疫情当前,依托线上学习平台,无锡教育真正实现了学生停课不停学,老师停课不停教。
“云”上相聚“线”上互动
方寸屏幕间,每一名老师都是有备而来。他们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精心设计内容,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又通俗易懂。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陈江辉也带领部分教研员、名师走进空中课堂。针对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收集到的问题,以及对课程设计、学生居家学习指导、课程疑点难点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
据悉,为应对延迟开学,无锡市教育局专门组织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和无锡教育电视台安排专家名师,录制了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2个学段的免费在线课程,内容涵盖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等各学科,以新授课为主,兼顾复习内容。
与此同时,课程也不拘泥于40—45分钟一节课的传统要求,而是经过精心研究,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时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置。小学平均每天3—5节课,每节课20分钟;初中平均每天5—6节课,每节课30分钟;高中平均每天6—7节课,每节课30分钟。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缺位
为了丰富学习内容,让素质教育不缺位,“锡慧在线”名师课堂还安排了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德育、心理等课程。无锡市湖滨中学教师刘宁将美术课和疫情防控结合起来,既能锻炼学生的素描能力,同时也是对奋斗在一线的工作者们的祝福和致敬;无锡市江南中学教师胡晓晴则将学校的“王牌课程”——啦啦操带到了线上课堂,以网络神曲改编后的健身操,吸引“宅”在家的学生动起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特殊时期,更需要特别的关爱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的情绪把控及人生指导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教师杨海娟在心理直播课《寻找逆境中的掌控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心理调节》中,使用“LEAD”工具中的“听”“探究”“分析”及“做”四个层面,来引导孩子如何寻找逆境中的掌控感,从中科学、理性地调节心理。
关爱特殊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锡慧在线”名师课堂还特别针对特殊学生开设了“空中课堂”,老师们用双手传递知识,让无声世界的孩子在家也能“有名师、有优课”。
开课第一周,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刘婷华和胡亮亮两位教师就带来了《疫情防护从我做起》手语课,她们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的最新发展情况,用简洁易懂的手语解答了“什么是新冠肺炎”“如何洗手”“如何佩戴口罩”等问题。他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节手语歌学习课——《你,逆行的背影》,对歌曲的每一句歌词都进行了手语动作的分解和指导,让聋哑学生也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心中对抗击疫情前线医务工作者的敬佩之情。

“互联网+”让师生“面对面”
开播第一周,“锡慧在线”名师课堂每天还另增设了三节“互联网+”互动直播课。名师在线授课,网上答疑辅导,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全程收看了一节互动直播课的家长表示,课堂的效果远比自己想像的要好得多。老师们利用现代化设备与远端的学生建立互动教学,低延时的互动反馈,让在线课堂更有面对面的真实感。
此外,课程的观看途径也十分多样化。从小屏到大屏,从有线电视到微媒体端,收看途径由一开始的七个增加到九个。移动端、PC端、TV端全程打通,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止于课堂,知识的攫取也不止于课本。


在推出线上课程的同时,无锡市教育局还指导各地各校根据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科学制定“一地一策”,认真落实“一校一案”,开展家长和学生线上学习指导,引导家长和学生科学合理选择线上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提高网上学习实效,严格要求各地各校不得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让“互联网+教育”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
(来源:无锡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