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聚焦
资源建设
事业发展
信息网络
综合管理
王选陈列馆
装备管理
资助中心
锡望永助
筑梦书香
榜样的力量
通知公告
采购招标
活动通知
党史学习教育
每日一学
党员微课制作
要闻动态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建设

扎实“专业”,突显“个性化”
  ——潘开英特级名师工作室“锡慧在线”录课活动花絮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2-07 点击数: 字体:A-   A+

扎实“专业”,传承教改理念和教学经验

  2020年,潘开英特级名师工作室参与了无锡市“锡惠在线”资源建设。在接受了录制任务后,工作室导师——江苏省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潘开英老师第一时间就召开了工作室会议,根据时间与教学进度,结合成员特点,进行了具体分工,任务下达:录制任务聚焦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每个单元的第一第二课时是教学的核心板块,录制要求完成各单元第一、二课时,其中包括二个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成立8支单元教学研究小分队,每支小分队由一名资深骨干教师搭配一名新晋骨干教师。“专业”是最好的敬业,潘老师也在第一时间提出了课型教学要求及提供了案例指导,让参与录课的成员明确方向,了解做法。

  工作室成员通力合作,精耕细作,以现代教学理论助实践,借工作室课题促研究,探讨有效的课堂教与学实施途径,在完成录制任务的同时打造学研团队,享专业教学之美,品线上教学之乐。

  突显“个性化”,摸索方式创新和成长道路

  教学有道,教学循道,但教学贵有个性特色。工作室成员领好任务,聚焦研究主题,结对专研,互通有无,实现课时之间的顺利链接;将学生之需放在教学首要处,以提高学生之能为重要目标,努力将自己的线上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善于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彰显个人教学之风采。大家凭借无锡教育电视台的优质资源,提升教学技能,用信息革新课堂,用技术彰显智慧。

B96FA34C78D3964083973E95A76379EF

  在本次锡慧在线录制活动中,我承担了团队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录制任务。虽然在此之前参加过数次公开课展示,但“录课”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感谢潘老师的信任,让我承担第一课时的录制任务。从确定教学思路、设计活动流程,完善教学细节,到打磨课堂用语……在备课过程中,每一次和潘老师的交流,都使我深受启发。在这个完成挑战的过程中,我收获,我成长,发掘了更多自我“可能性”。

1.JPG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蔡爱萍(1)

  接触无生录课,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是一种挑战。不同于课堂的教学,也有别于无生试讲,如何才能与坐在电脑前的学生产生互动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打磨这堂课,与学生产生“云互动”,才是成功而有意义的课。

  

2.JPG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季林云(2)

  20分钟的录课之旅虽然短暂,但却是一次非同一般的旅程,很感谢潘老师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面对只有镜头,没有学生的课堂,小到对着镜子反复练教态,大到跟潘老师、跟小伙伴们一起研磨教学流程。磨掉的是粗糙,提炼了20分钟的精华;磨出的是把握教材的深度,提炼学生主体的需求。让我在磨砺中成长,砺炼中成熟。

      

3.JPG

    ——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严海莲(3)

  数年前,扎根于课堂实体教学的我,曾经感叹国外“翻转课堂”的神奇。无奈苦于国内现实的种种阻碍,一直成为我教学情怀中的小遗憾。这次资源建设的开展与线上教学的实践,终于圆了我的梦想。在整个尝试过程中,我学思结合,立足教学相长,深入落实教学效果,让教育教学延伸出更多可能。

 

4.JPG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夏菲(4)

  备课、修改、试讲,数易其稿,课堂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呈现;指导、研讨、点评,头脑风暴,研讨扎实有效,努力做到最好。协同作战,砥砺同行,与录课小分队一起拔节成长,收获友谊,创造更多精彩,遇见更好自己。

 

5.JPG

 ——江阴市长寿实验小学 李蓉(5)

  感谢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给予我一次特别的舞台!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到线上教学,让我重新思考英语教学的另一种可能性。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怎样把知识教得扎实?这,一直困扰着我。通过不断地研读教材和潘老师给予的帮助,让我渐渐理清了教学思路。虽然不能做到完美,但是对课堂教学我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6.JPG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严新菊(6)

  录播课正被更多的老师认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作为参加名师课堂录制的老师,我也从中磨砺进步了不少。一般教学设计是最费脑的,逐步修改是最煎熬的,反复演绎是最枯燥的,但我们有潘特的醍醐灌顶,有小伙伴的倾囊相助,团队合作,携手共进,障碍也能成为新起点!

  

7.JPG

——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 黄静(7)

  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我和小伙伴们反复打磨、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练习设计。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停顿,我都一遍遍掐秒练说,力求呈现最佳状态。虽然最终呈现的只有短短的20分钟视频,但这次的磨课、试说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经验。

 

8.jpg

 ——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 张叶(8)

  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与小组成员共同研究上课的全过程,与小组成员一起体验每一次的不足,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参与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尝试磨课的过程中,我感受着集体合作的快乐,感受着每一堂课大家在不断思维碰撞中所实现的点点滴滴的进步。

 

9.JPG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朱虹(9)

  此次录课活动虽然历时不长,但我觉得如此“磨课”,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这样“磨”下去,必将“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

 

10.JPG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焦洁(10)

  我录制的第八单元At Christmas第一课时,这是一节和西方文化相关的课,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插入了三个关于圣诞节文化的视频,既满足了孩子们对圣诞节的好奇心,也很生动地让孩子们掌握了圣诞节地文化。另外这节课我抓住圣诞节前,圣诞夜和圣诞节当日这条时间主线,来谈论Mike一家的圣诞节活动。从了解圣诞节的时间和活动到文化渗透再到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孩子们在这节课中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1.jpg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刘晓瑜(11)

  课堂录制,对我而言,是一次不一样的经历,更是一次成长。在潘开英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对线上录课进行了全方面的磨课。我们在个人的“独磨”中推敲教材,确定教学思路;在小组的“互磨”探讨如何在课堂中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并做到有效链接各板块教学;在潘老师的“引磨”下思考如何基于学生的线上上课背景进行课堂架构,并智慧整合课内外资源。在个人的再次“研磨”中进行在线课堂录制的修改与完善。感恩这一次录课经历,让我在磨课中收获,在录课中成长。

12.JPG

  ——江阴市陆桥中心小学 薛玉华(12)

f_be00ac8a3a8a096a43bba78c12520f84.jpg

  一群饱含教学情怀的老师们,在本次课堂教学的创新之路上携手相伴,加倍成长。我们扎实并传承“专业”,我们探讨并彰显“个性化”,集结团队力量,探索无边界课堂,成为真正学习上的行动派。相信在今后每一次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中,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我们仍然会精耕细作,春风化雨,用心构筑成长道路,抒写着自己的教学风采!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