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主办,江阴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共同承办的“无锡市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创新专题示范暨数字化优质课无锡选拔赛赛前研训活动”在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成功举行。
活动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创新”,旨在通过优质课例展示、技术融合解析和备赛策略指导,帮助参赛教师打磨课例质量,在即将到来的选拔赛中充分展现无锡教育人的创新风采。市教信装备中心有关领导毛燕、徐伟东等出席活动。全市各区县教育信息化分管领导及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市直属和市属民办学校拟参赛教师共计335人参与研训。

聚焦课堂实践:多学科AI融合课例展现教学新样态
活动分为三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来自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的钱炜、张晓寅、夏雨晴、包雨晨四位教师,以及晨光实验小学陈洁老师、虹桥小学王东老师,围绕语文、数学、美术、科学、信息科技等多个学科,打造了一系列高质量的AI融合创新课例。授课教师们巧妙运用VR云展厅、GeoGebra动态数学软件、生成式AI生图、3D眼镜、AI视频剪辑、智能评价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将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成果评价等全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显著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教学实效。每一节课都是老师们勇敢探索教育数字化新路径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无锡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丰硕成果与创新思路。



强化专业引领:专家点评与技术指导赋能教师成长
展示课后,多位专家对展示课进行了专业剖析。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费洁、潘宇、祁小明、陆新丽,澄江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吴静,无锡市信息科技学科带头人朱敏华等专家,肯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价值,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在“技术融合解析及备赛策略指导”环节,市教信装备中心毛炜老师围绕备赛重点进行了详细指导,强调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必须紧密契合教学目标。






深化校本探索:基层学校实践为区域教育数字化提供鲜活样本
活动中,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长叶英娟以《从“指尖”到“心尖”——数字化赋能教育的河小实践》为题作微讲座,系统分享了学校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系统性探索与成果,为全市基层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借鉴,也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的校本实践样本。

锚定发展方向:以常态化技术融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市教信装备中心副主任毛燕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专题示范活动是无锡市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常态化、深层次融入课堂教学。她强调,全市各区校应以此次研训活动为契机,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形成更多智慧教学典型案例,加快推进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共同书写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此次专题研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市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高效平台,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为即将到来的“领航杯”江苏省数字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无锡选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市教信装备中心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领域与重点环节,通过开展更多样化的专题培训、课例研讨、成果推广活动,不断完善技术支持与专业服务体系,引导全市学校、教师深化数字化教学实践,切实以技术创新推动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市贡献更大力量。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