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聚焦
资源建设
事业发展
信息网络
综合管理
王选陈列馆
装备管理
资助中心
锡望永助
筑梦书香
榜样的力量
通知公告
采购招标
活动通知
党史学习教育
每日一学
党员微课制作
要闻动态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年度回眸 | 2022无锡智慧教育十大案例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3-07 点击数: 字体:A-   A+

年度回眸 | 2022无锡智慧教育十大案例


  2022年,无锡教育信息化工作聚焦教育数字化,主动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模式与智慧教育融合应用体系,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推动教育数字化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


01

“锡慧在线”迭代升级,提高教学应用效能

积极拓展丰富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三次改版优化“锡慧在线”学习中心,提升平台的应用效能,与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省名师空中课堂融合,深化资源应用,加快模式创新和课程特色建设。整合全市骨干教师、名教师优质课程资源,截至目前,累计500余所学校、2000多位老师参与“锡慧在线”课程录播或直播,累计拍摄上传课程超13000节。2022年共计摄制收录小学到高中公益课程资源3926节,并依托“锡慧在线”平台,累计播出6259节次,创新构建“线上辅导+线下主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无锡“双师课堂”,展现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初步成效。

图 | “锡慧在线”拍课集锦


02

“阳光招生”场景上线,优化入学报名流程

聚焦民生问题,围绕报名痛点,重点打造阳光招生“一网办、掌上办”数字场景,以“互联网+招生”重塑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流程,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智能化汇聚教育大数据,入学信息精准推送、证明材料线上提交,推动线上查验,精简纸质材料,省去聚集排队,缩短报名周期,全程公平阳光,助力入学报名“一网办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覆盖市区152所小学,覆盖率达100%,平台注册总人数达5.2万余人,总访问量1748万余次,近11.4万位家长完成线上报名。“阳光招生”先后获得“2022无锡大数据领域十大新闻”和“2022年度无锡市数字化转型五星级场景”等荣誉。

图 | “阳光招生”平台


图 | “阳光招生”获“2022年度无锡市数字化转型五星级场景”


03

“课后服务”全面推广,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优化中小学生课后学习指导服务,持续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监管及“双减”政策,重点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体、科学方便、免费公益”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体系,支持一站式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实现对课后服务的阳光监管。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已覆盖无锡472所中小学校,累计4.4万名中小学教师、近64万名中小学生、55万余名家长报名,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使用率达93%,课后服务管理指导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落实五育并举素质教育,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图 | 无锡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平台


图 |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多样化


04

“智慧校园”深化变革,引领教育内核发展

  深化智慧校园升级建设、推进智慧课堂普及应用、发挥智慧教育示范区引领作用、 探索5G未来课堂新模式。全年新建高中未来课堂40个,市人工智能实验室3个。《无锡教育局5G 未来教室应用场景探索》项目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21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集》地市级优秀案例,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地市级项目。积极开展省、市智慧校园和示范校申报认定评选工作,383所中小学被认定为江苏省智慧校园,其中17所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57所中小学认定为无锡市智慧校园示范校,以“数字化”为引领,加快无锡教育内涵式发展。

图 | 智慧学校创建培训指导



图 | 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授牌


图 | 5G未来教室培训


图 | 无锡教育“5G未来教室”项目获全省唯一地市级优秀案例


05

“信息化2.0”赛训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持续实施信息化提升2.0工程,以培训和赛事活动为抓手,组织科研课题论文征集评选,强化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2年,1055所学校63634名教师完成系统化培训,合格率99.5%,名列全省前列。在202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6个作品获得全国“示范教学成果”等奖项,11个作品获评“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江苏省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中获特等奖4个,位列全省第一。实现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目标。

图 | 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评审活动


图 |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


图 | 省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


06

“多元化竞赛”体系形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力,以“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用”为理念,组织开展多场赛事活动。2022年先后举办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中学生英语口语比赛,无锡校园创客节等重大赛事和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等级考试,250多所学校,7000多名学生组织参赛,超过300名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

图 | 无锡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图 | 无锡市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


图 | 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等级考试


07

“校园e家通”数聚赋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疫情形式严峻时期,迅速借助已有的无锡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联合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部门以及“灵锡”平台,发挥信息化优势,完成“校园e家通”模块开发。通过大数据比对,实现每日向中小学幼儿园推送相关人员涉疫地区返锡、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状况等信息,管理端一键查看、及时预警、精准防控,数字赋能增效,助力学校第一时间落实管控要求,坚决筑牢学校疫情防控屏障。

图 | “校园e家通”平台


08

“教学研平台”技术创新,推进教育样态变革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积极赋能市(县)区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创新发展,2022年,宜兴市“宜教云”智慧教育平台及梁溪区“梁溪名师在线”教学研平台发挥良好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支撑区域内教师在线备课、学生自主学习、素养评价、精准作业分析、答疑辅导和家校互动等场景。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打造虚实结合、虚为实用的一体化教、学、研新体系,为课堂教学应用提供完善服务支持,推动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教育实践新样态。

图 | “宜教云”智慧教育平台


图 | 基于“宜教云”教学助手开展的示范观摩课


图 | “梁溪名师在线”教学研平台


图 | 梁溪区教师在线教研交流


09

“数据大脑”加速建设,夯实教育数字基座

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深化智慧教育平台智慧应用,构建教育数字大脑。市级层面,按照“一中心、五平台”建设思路,2022年落实无锡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任务,不断开发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数字资源、社会服务五大核心平台。区级层面以新吴区为先行示范区,2022年正式启用新吴区教育大数据中心,推行“平台+教育+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大数据支持下的智能管理、精准施教、个性学习、实证教研及智慧评价,全面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 | 无锡教育大数据中心

图 | 无锡教育大数据中心

图 | 新吴区教育大数据中心启用仪式

图 | 新吴区教育大数据中心


10

“人工智能”试点推进,助推智慧教育应用

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积极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作为全国首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的经开区现已完成1个基地、14所中小学、28间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三级载体建设;打造校本、社团、竞赛和基地四级金字塔课程体系,覆盖学生2万余名;设置十余种项目式课程供学生探索学习。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正式启用,集教、学、研、展、赛为一体,试点开展中小学游学活动,下一阶段将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在全市中小学普及应用,打响“重核心素养,育数字人才”的人工智能教育品牌。

图 | 无锡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图 | 试点开展中小学游学活动

【打印正文】
分享到: